2010年10月29日 星期五

退休需要多少錢?(下)

或許你會說,即使是前面提到數字區間的下限,對一個拿死薪水,又要擔負一家生計的人來說,仍然是個很難達到的目標。要是錢都存在枕頭下面的話的確會很難。。。。一般人累積退休金有三個來源,一是國家保險機制,二是工作單位的退休機制。這兩個來源有一定幫助,但通常效果有限。更重要的還得靠自己的理財。理財不是賭博,目的不是短期的高回報,而是長期穩定的複利效果,關鍵是越早開始越好。巴菲特說他11歲時第一次買股票,很後悔,因為開始的太晚。你如果已過了11歲還沒開始理財也別洩氣,因為晚理總比不理好。

另外還有兩件和退休所需金額相關的事,一是保險,缺乏醫療保障能讓原本準備充裕的退休生活在一夜之間陷入困境。買保險和投資理財一樣,越早開始壓力越小,成效越大。第二個是身體健康。大部分人準備退休想的都是錢,錢只能算是必要條件但絕非充分條件。健康的重要不需多說,身體健康除了能讓你更加享受人生外,還能讓你省很多錢,減少退休準備金的壓力。與其累垮身體賺更多錢準備退休,不如把時間投在養成運動習慣上。

準備退休金最大的變數就是通貨膨脹,如果平均每年4%,二十年後同樣金額能買到的東西連現在的一半都不到,何況退休後可能得活個四五十年。所以退休後更要理財,好消息是歷史證明複利的神奇效果能夠輕易擊敗通膨的負效果。我的個人經驗是,退休至今四年半,即使扣除幾個月前賣房的收益,總資產不但沒有減少,還有些微上升,別忘了這期間還經歷過一次全球金融風暴。

我的理財內容不複雜,房屋租金加上定存利息和定期定額基金投資。重點是分散(種類,貨幣,行業)和長期持有。房產可租可賣但也有金額過大,變現不易等等問題,不要過於迷信。我的建議是只投資自己願意住也有可能住的房子,無論行情好壞,能讓自己立於不敗。世事多變化,理財之外,更大的財務保障還在於自身。讓自己保有工作賺錢的能力以備不時之需,只要還年輕,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健康的身體,簡單的生活方式,靈活的地點適應性,才是海闊天空,免於憂慮的最大憑恃。

有人做過調查,越早退休的人,越不缺錢(當然排除掉那些有位富爸爸的人),反倒是越擔心錢不夠用而儘量延後退休年齡的人,經常處在財務焦慮當中。對於這個結果我一點不驚訝,我的解讀是:早退休的人表面看起來失去的是眼前的固定收入,但賺到的是自由的時間運用和充實的生活體驗。只要不是真的選擇“什麽都不做”,而是摸索行走上實現自我這條道路,經常都能夠在無心插柳的情況下創造出新的財富。即使不行,一個精力充沛,敢於承擔風險的人也比一個瞻前顧後,不願嘗試新鮮事物的人更能夠面對挑戰。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快樂能創造財富,財富不見得能創造快樂。

另外一個調查報告指出西方人開始認真做退休準備的平均年齡是33歲。當然國情不同,社會制度和文化上的差異,都讓大部分亞洲人在33歲的時候認為退休是件離自己極其遙遠的事。但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準備越多越可能成功,任何事都一樣。前面提到理財和保險要儘早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標,養成健康習慣,培養興趣嗜好也都要儘早開始,就算要準備三十年也比沒有準備要強得多。準備的目的是要降低風險,不是消滅風險。適當的風險不但可以被接受,事實上它的存在讓人生不致沉悶無趣。

好吧,繞來繞去還得回到大家最關心的數字。如果非得說個數不可的話,我不會挑選那些數字區間的下限,原因是我需要比只是養活自己更多的錢來旅行和投資自己。我更不會選擇上限,錢多當然代表更大保障,但我不願意為此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生活作為交換。我會挑選那些數字區間的中間點,原因不是它能讓我無憂無慮的活到一百歲,而是它能讓我放心大膽的致力於最想做的事情,即使遇到不順,也還保有應變能力。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選擇,還是那句話:價值觀因人而異,無可厚非。。。。我祝你幸福。

退休需要多少錢?以上是我用三千個字寫下來的“簡短”回應。下次再被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口頭上的回答恐怕還只能是結結巴巴的:“生活本身花不了多少錢,但具體數字不好說,總之比你想的低。。。。”。

2010年10月24日 星期日

退休需要多少錢?(上)

在和人談論退休(尤其是提早退休)的時候,最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是:需要存多少錢才能放心的不工作?每次面對這個問題總會讓我結結巴巴的難以給出一個爽快地回答。我知道對方希望聽到一個明確的數字,但這事情真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明白的。。。。

看過許多相關調查報道,在美國這數字介於一百到三百萬美金之間,臺灣在一千萬到五千萬台幣之間,中國大陸則是在兩百到五百萬(也有人說一千萬)人民幣之間。數字因地而異不難理解,物價不同嘛,但那麼大的區間代表什麼意思?除了各方專家對未來通貨膨脹的看法稍有出入之外,造成這麼大區間的主要原因是“生活形態”。換句話說,符合你的人生目標價值觀的生活形態和我的必定有出入,於是,我需要的錢必定和你需要的不同。但這不表示人和人之間沒有可比性,有些道理還是相通的。

首先,在我看來,有兩種人可以完全不用考慮這個問題。一是總是活在別人眼光中的人,他努力追求的本來就是更大的房子車子,更大的權勢和更多他人豔羨的眼光,而恰巧炫耀和攀比是無邊無界的。二是無限延伸自己對子女責任的人,這樣的人允許(有時簡直是鼓勵)子女成為啃老族。他認為在身後將財產留給子女是關愛的表現,而既然是關愛那當然是多多益善。我們身邊常可以見到這兩種人,這本是個人價值取向,無可厚非。可有趣的是,我從來沒有碰過一個願意承認自己有這樣傾向的人。倒是常見到成天抱怨太忙太累,但又不願意付出努力做出改變的人。如果你是這兩種人之一的話,多少錢都不夠退休,我只能祝你幸福。

如果你真的不是這兩種人之一,而且能夠接受一個簡單樸素的生活方式,那我敢保證,上面提到幾個數字的下限就已經夠你綽綽有餘地過上退休日子。我自己是在退下來之後經過一段時間的身體力行才發現養活兩個人真的花不了多少錢,不用上班可以節省許多交通,服裝和應酬費用。更重要的是,時間自由意味著可以避開人潮,不需為方便付出高昂物價。而空間的自由更可以讓我選擇居住在物價較低廉的地方。從這個角度來講,我的經驗總結是:退休所需要的花費通常比你想像的要低不少!

但話說回來,這種只是“活著”的狀態過起來肯定也沒啥意思,還不如留在職場給生活增添點高低起伏。溫飽之外,我們還需要學習和挑戰來完善人生。問題是,很多人知道自己不要什麼,但真的知道自己要什麼的其實不多,因為從沒認真思考過。尤其在被生活推著跑多年之後,認識內心並不容易。我自己四年半前退下來最大的動機就是“不做什麼”,而對於“要做什麼”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但很慶倖在當時難得的展現了一次承擔風險的勇氣,給了自己一個探索實踐的機會,以致對後來的生活,包括對金錢管理,越發自信。

認識自己的特點,而且有閑有錢去實現特點,是人生中最幸福的事情。退休提供所需要的“閑”,至於“錢”的部分就必須靠自己去張羅。打個比方,假設某人知道自己最特出的才能和興趣是畫畫,決心全身心投入在藝術創造中。這個人是幸運的,因為這會讓他降低對外在功利攀比的興趣,豪華奢侈的物品也迷惑不了他,原因是生活中有比這些外在物質更吸引注意力的東西,那就是內在的成長。前面提過愛炫耀的人,其實他們不是真的樂在其中,只是沒有其他有意義追求的時候,只好攀比身外之物以尋求短占的快感。

但就像培養所有的才能一樣,畫畫也要花錢,要買相關的工具,書籍,看畫展,上課,寫生等等。另一個例子是旅行;旅行是退休一族普遍的選擇,除了有趣外,還能增加智識,充實人生,但旅行也是一件很花錢的活動。忘了是誰說過的話: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自己,這些活動正是投資自己,而這些花費也就成了過好日子的必要花費。在規劃退休的時候,除了反復琢磨數字之外,其實更重要的是思考人生目標和與目標相關的活動,否則就是本末倒置。前陣子看到一個調查報告說中國人退休以後最嚮往的活動是 -- 什麽都不做!。。。。我祝他幸福。
(待續)

2010年10月10日 星期日

海峽兩岸觀察比較 – 教育篇

在中國大陸前後居住十年,回到熟悉的臺灣,免不了對兩岸所見所聞做些比較。近年兩岸交往越趨頻繁,可是往往在和當地人談起對岸種種時,發現相互之間的瞭解仍是出奇的低,刻板印象倒是出奇的深,很令人遺憾。趁記憶還夠鮮明,留下些觀察記錄,雖不可能做到完全客觀準確,但肯定有別於人云亦云。

在中國大陸生活有三座大山:住房,醫療和教育。用大山來形容既代表它們被重視程度,也說明獲得的困難程度。除了極少數的太子党,富二代之外,教育是一般大陸年輕人在社會立有一席之地的唯一憑藉。於是人人削尖腦袋向前衝。在資源較少的農村動用全家好幾代人積蓄以培養出一個大學生的故事屢聽不鮮。城市中的競爭也一點不少,由於進入好大學的保證是好高中,好高中的保證是好初中。。。。這場戰火現在已經向下延燒到學齡前的幼兒。加上法令執行不完善,走後門托關係很普遍,家長為此付出的心血非同小可。

臺灣的教育制度和大陸相似,但不同的社會結構和歷史發展造成一些不同現象。臺灣吃過“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虧多年,當經濟和教育資源發展到一個程度的時候,就有賢達人士開始倡導教育改革,目的是快樂學習,減少升學壓力和增加就業選擇的多元性。但教改十年下來,除了多了許多大學院校,入學考試錄取率因而接近百分之百之外,加諸在學生身上的壓力完全不見減少,就業和徵才的道路也不比從前寬到哪去,而且因為制度經常改來該去,搞得學生,老師和家長們怨聲載道。

兩岸學子的勤奮努力,絕大程度上是為畢業後找到一個理想工作打下基礎,而且不可否認大企業徵新人的前提是好學校畢業生。但那充其量只能算是取得就業這場馬拉松賽的參賽資格而已,就算因此獲得面試甚至工作的機會,也不表示職業生涯就此一帆風順,更不表示從此過上幸福快樂的日子,因為要做到那些,需要的智慧技能大多都不是課本裏能夠學到的東西。

如果把兩個教育背景相似的年輕人 – 一個來自臺灣,一個來自大陸,放在企業用人背景下作比較,優劣點都相當明顯。大陸員工勤奮積極,吃苦耐勞,但在誠信度和團隊合作上表現較差。臺灣員工國際觀稍強,但在這方面和在另外一個企業很看重的領導能力上,海峽兩岸的員工都比來自西方國家的年輕人遜色不少。

這或許正說明兩岸教育的一個共同盲點:太過重視學校教育,而忽視了家庭和社會對人格形塑的影響。儒家思想強調個人在群體間的地位,而不注重自我實現的獨立性,看似兼善天下,實則功利現實,再加上應試教育的結果,就是無邊無止的攀比 - 和同學比 和親戚比,和朋友比,和鄰居比,和同事比。。。。就是不和自己比。臺灣的教育改革立意良好,必定也是大陸將要走上的道路,但如果基本價值觀不變,所有制度上的改革都只是換湯不換藥,可憐的學子們註定仍將在焦慮壓力中度過求學生涯,甚至一生一世。

把這樣事事攀比的心理推得遠一點,在國際間,不管是大陸或是臺灣,在面對外人的時候,很難用平常心對待,要不是太卑,就是太亢。大陸人看不起經濟落後國家所有的人事物,而對先進國家常抱持一種羡慕和嫉妒交雜的態度。在臺灣,經常在媒體上聽到這樣的說法:“這事情如果被外國人看到多丟臉。。。”!各行各業默默耕耘的人們不容易得到認可,但一旦在國外得到競賽優勝,大家就不問究理地跟風追捧。一個不講究自識自信的價值體系如何激勵人們致力於基本功的建立?沒有扎實的基本功又如何能夠侈言發揮潛力,創造發明,自我實現?

如果從一個外人的角度來看,海峽兩岸對學校教育的重視程度令人嘆服。這對社會文明的推進大有幫助,但可惜平均學習成績雖好,卻培養不出能引領風潮的大師級人才,更重要的是對促進幸福快樂人生的功效有限,有時甚至有害。在引人注目的政治和經濟之外,或許教育更是當前兩岸之間需要共同運用智慧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