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8日 星期一

教改改了什麼?

又快到畢業季節,在Facebook上看到多位大四生忙著研究所的選擇和甄試,壓力很重。回想自己念大學那個年代,大部分女生畢業找工作,只要要求不是太高,問題不大,而男生反正逃不過即將到來的兩年兵役,心裡上更是落個輕鬆。雖然時代不同,社會需求不同,競爭環境不同,個人期待不同等等等等,但還是想問一句:經歷過教改洗禮的現代年輕人,和過去相比,除了需要多念個研究所才能找到好工作外,到底還發生了哪些實質改變?

臺灣的教育改革至今十多年,改得不能說不多。以前大家抱怨小學生課業太重,不夠快樂,於是教改一下。可小學生書包變輕以後也沒快樂起來,因為節省的時間大都在各類補習班度過。以前中學教材死板,升學率掛帥,扼殺天才,於是教改一下。多少天才因此被拯救不可考,但考試的花樣翻新和次數變多是個事實,學生之間的攀比也沒因此而減少,明星的繼續明星,放牛的接著放牛。以前進大學要過聯考獨木橋,大學生少,社會整體競爭力不足,於是教改一下。現在錄取率將近百分百,可要說能力跟著學歷相對明顯提升,還真拿不出有力證據。

怎麼會這樣?是教改規劃有問題?老師不盡力?還是學生們不配合政策執行?。。。。都不是,我覺得要怪只能怪這社會,教改期望小孩有個快樂童年,可家長希望小孩贏(起碼別輸)在起跑線,於是補習班就永遠不缺生意可做。教改期望改變過度重視分數的觀念,可家長永遠希望小孩名列前茅,既然第一名只有一個,大部分的學生只好在挫折中成長,羨慕好學生的同時也看不起成績差的“壞學生”。教改期望人盡其才,行行出狀元,可用人單位校園征才對象經常不出那幾個明星大學,總不能讓其他所有人都成為麵包大王或職業球星吧,只好再度回歸分數第一,升學第一!

回臺這段時間見到聽到身邊許多和教養子女相關的事情,社會少子化的結果是每個小孩都背負著家長很高的期望。我所住大樓的小孩,從幼稚園到高中生,幾乎全都是家長專車接送上下學(包括補習班)。一家人為了小孩教育移民,搬家,換工作早就司空見慣。還有一個朋友小孩考上明星高中,壓力太大,經常逃學,在媽媽辭去工作緊迫盯人下勉強畢業。上了大學,故態復萌,被學校退學,年近三十,現正準備重考大學。從一般“正常”成人眼光來看,這是個標準問題學生,但問題真的出在學生身上嗎?

麥克阿瑟的【為子祈禱文】是我最喜歡的一篇文章,文中闡述他對即將出世小孩的期望。他提到勇敢,堅毅,謙遜,憐憫,幽默等等道德和人格特質。而起碼在我所觀察到的絕大部分臺灣父母當中,關心小孩的事情跟以往沒什麼兩樣,依舊是分數,名次,甄試,才藝。。。。每次我看到小孩口中吐出幾個英文單字,大人就笑得合不攏嘴的時候,我心裏就在想:多可憐的小孩!不是會說英文單字可憐,而是缺乏獨立思考能力和冒險犯難精神的人生是不可能幸福的。我相信麥帥不是完全不在意小孩的考試分數,臺灣父母也不是刻意教導小孩依賴攀比,但我也相信不同的教養重點能造成完全不同的結果,以致完全不同的人生。

最近一位朋友念國中的小孩得到全臺作文比賽首獎,他在Facebook上告知親友這個好消息,大夥紛紛發文祝賀家長,更有人提出改進小孩較弱的數理科成績的秘方,可當我問起得獎作文內容的時候,卻發覺沒人讀過!身為成人的我們是如此理所當然的用我們的眼光來看待和評斷小孩世界,就像我們生活在物資匱乏環境中的上一代用他們的人生經驗影響我們一樣。可當我們有更多能力呵護教養小孩的時候,卻沒有作出調整,依舊用傳統功利導向的價值體系影響著我們的下一代,等到他們為人父母的時候,自然也就如此影響他們的下一代。。。。

如此循環的結果是,不管外在環境如何變遷,不變的是世世代代的人生就在追求功利的老鼠賽跑中度過,差別只是以前追求溫飽,現在追求豪宅而已。事實上,社會越富足,精神匱乏的問題就越突出,要求改革的呼聲就越響亮,教改於是就只能換湯不換藥的重覆它的失敗。要立即改善現狀似乎很難,原因是雖然許多人不滿意,卻也被包括自己在內的群體鎖在一種相互制約的游戲之中,這個游戲規定首先做出改變的人必須接受被社會邊緣化的懲罰。許多人即使感受到日後需要付出的代價可能更大,卻在無可奈何下既成了制度的受害者也成了幫兇。

我沒有小孩,沒有辦法完全體會身為父母的艱辛和對小孩期望的殷切,是個最沒有資格對學生家長說三道四的人,可或許這也讓我更能從一個旁觀者清的角度看待種種現象。我不知道再過二十年教改會是個什麼局面,但有一件事似乎可以預見,那就是除非有敢於與眾不同的人出現現身說法,而且人數多到足以形成一種新的社會文化,否則二十年後學生除了需要再多念個博士班才能找到工作外,教改依然不會為我們帶來什麼實質改變!

2011年3月17日 星期四

藝術人生

老婆喜歡畫畫,親戚朋友到家裡來看到她的作品,表示讚賞外,經常有人問她:準備何時開畫展?剛開始她還有點錯愕尷尬,不知如何回答,次數多了,理解這不過是種恭維之詞,哈拉兩句就算了。有趣的是,當反問對方喜歡什麽形式的藝術時,也會發生類似的錯愕尷尬,通常的回答是:哦,我沒什麽特別興趣!

我喜歡音樂,年輕時聽搖滾,後來範圍擴大到爵士和古典。雖然音樂細胞不算特發達,但除了愛聽之外,沒事也會抱把吉他,在有限技巧範圍內,彈唱一些自己喜歡的歌曲。認識一些發燒友型的人,聽必聽專業音響,看必看知名樂團,沒有一定水準的設備和表演,通常進不了他們的法眼。

藝術是個挺有意思的東西,除非是幹這行的,否則沒法單靠它過日子。可溫飽之餘,生活中能圖的,基本上跟藝術都脫不了關係。通常不需要為生活打拼的有錢人愛收藏各種藝術品,或從事某種形式創造活動,不只是為附庸風雅,更是為滿足精神上的追求。即使是暴發戶型的人,也不得不承認他們對豪宅跑車二奶名包的嚮往,仍然是出自於一種對“美”的渴望。

藝術的作用正是呈現美,但美不只是漂亮,可常可久的美還必須含有“真”和“善”的成分,否則就容易流為膚淺的感官刺激。舉例:買名牌包不是不好,要看動機。如果只是喜歡它的外觀美感,那過不了多久就會喜新厭舊。但如果深入了解它的歷史沿革,設計理念,甚至製作過程等等,這個包代表的意義就超過只是一個漂亮的物品而已。英文字Appreciation既是“欣賞”,又是“理解”,大概就是這個道理。當然,如果擁有包包純粹是為攀比炫耀身份地位的話,那跟藝術就扯不上邊了。

要理解藝術的真跟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自己動手,哪怕最簡單的嘗試都比只是用感官欣賞更能夠直接體會藝術之美。原因很簡單,一旦從一個旁觀者轉變為用一個創造者的眼光看待一件作品,突然間就像是跟作者建立起某種聯繫,對創作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挑戰有所感受,對最終完成的作品也更增添許多appreciation。從這個角度看,作品距離我們並不遙遠,因為它是一個“真實”創作過程的結果,而我們對作者的“良善”創作理念也較能心領神會。

以前看書上說藝術能降低對追求身份地位的焦慮,剛開始時不理解,藝術作品不是有品質好壞,而藝術家也有名氣大小的區別嗎?這些都應該是最容易產生攀比的東西才對啊!可一旦動手嘗試,道理昭然若揭。創造讓我們更有能力判斷作品的質量高低,可同時也讓我們更懂得尊重所有的作品和作者,因為藝海無涯,重點是過程。梵谷一輩子都沒畫出一幅自己滿意的畫,我們又憑什麽對還在學習進步中的作品嗤之以鼻?看熱鬧的人忙著追隨各種“名牌”,而沉浸在藝術海洋中的人截長補短,相互學習,為即使最微不足道的成長而熱情洋溢。

對藝術的喜好和才能存在於我們每一個人的基因裡,雖然各有所偏,有人愛文學戲劇,有人擅長建築園藝,不一而足。發掘並且發揮自身所長是生活中最主要的樂趣來源。梵谷一身窮困潦倒,短短三十多年的生命,卻因為對藝術的追求而發光發熱。或許我們沒有他那麼高的天分,但卻自有本身的獨特和獨立性。可惜有人習慣性地把對美的追求和財富名聲聯繫在一起,有人因為缺乏自信而不願嘗試,本末倒置,莫此為甚。活在他人眼光當中,漠視自己內心精神需求是對自己不負責任的行為,即使求得榮華富貴,說難聽點,跟行屍走肉有什麽不一樣?

藝術陶冶人生,少了它,渾噩度日,卻又成天擔憂天有不測長日將盡。有它相伴,每天生活豐富喜悅,即使人生隨時必須終止也不感遺憾。還記得我們小時候接觸藝術時的簡單喜悅和下意識的模仿學習嗎?別再說自己沒有藝術細胞,也別再計算是否能出書開畫展。。。。坦誠面對自己,聆聽內心呼喚,立刻開始鑽研和動手嘗試,一個快樂充實的“藝術人生”其實就在我們眼前。

2011年3月3日 星期四

菲律賓風情畫(下)

離開喧囂擁擠的馬尼拉,經過一個小時飛行,來到以旅遊著稱的宿霧(Cebu),沒想到迎接我的是更多的喧囂擁擠。宿霧是西班牙人建立的第一個城市,也是菲律賓第二大城,但是開發程度遠不及馬尼拉。在這只待到第二天就理解主要旅游資源並不在市區,而是周圍的島嶼。

接下來一周一共拜訪了四個小島,這裡除了沙灘外,另一大特色是潛水,有潛水者天堂的稱號。由於深海潛水需要一定培訓資格,所以我只嘗試了浮潛(Snorkeling)。即使如此,已經可以暢遊在各種五顏六色的魚群和奇形怪狀的珊瑚當中,一時之間,感覺自己像是也變成了一條魚,和它們和諧共生在絢麗奇幻的水底世界。來之前和旅館住客聊天,其中一人用“上癮”形容潛水的樂趣,當時無法體會,現在知道他所言不虛。

在島上那幾天一半以上時間下雨,如果是以前工作休假來此,恐怕早已抱怨連天。但當嘗試用本地人的心態看待,管它晴時多雲偶陣雨,都有相對應的生活方式。有一天和船家約好隔日一早出海潛水,沒想到一覺醒來大雨滂沱,跑去問船家是否會放晴,他說:也許會,也許不會!問他目的地天氣如何,他指指遠方天空說:也許好,也許不好!問他是否該按時出發,他說:可以走,也可以不走。。。。要是用城市生活心態生活在小島上,一定會急出病來。

不知是否心理作用,在島上待上幾天,五官知覺都變得比平常靈敏許多。旅館房間沒有電視電話,第一天還覺得有點不太習慣,但很快就轉換成一種擺脫束縛的輕鬆感。來到一個只有八百居民的小島,和當地年輕人聊天,他說他們三餐都吃魚,偶爾才吃點從外地運進來的肉類和其他食物,問他最喜歡吃什麽,他說:魚!問他是否想去馬尼拉或其它大城市生活,他堅定地搖搖頭說:這裡什麽都有。我當時第一個念頭是一個人的出生能極大程度限制他的生活。下一秒。另一個想法冒了出來:如果能夠餐餐吃魚,又何必硬要費力追求肉的鮮美?

在另一個島上遇見一位意大利籍的潛水教練,她因為對潛水的熱愛,和厭倦老家朝九晚五的日子,四年前來到這裡,潛水之外,還成立了一家水底攝影工作室。外表還挺年輕的她看不出哪來那麼大勇氣離開熟悉環境,為夢想投身未知世界。她說工作室生意不好,正考慮收起來,或許改作旅館管理工作。她的笑容燦爛,語氣堅定,絲毫感受不出事業不順的憂慮。生活難道不正是這樣嗎?敢於堅持理想並不表示就此一帆風順,但堅持的過程就是源源不斷樂趣的來源,何必在乎功成名就?畏縮猶豫,不敢承擔風險,即使達到世人認定的成功,又有何滿足可言?

我一向喜歡大海,菲律賓海灘的自然純樸讓人放鬆,有一種靜如處子的和諧,而熱鬧非凡的水底世界又給人一種動如脫兔的力量感。相較之下,曾到過海峽兩岸的海灘,譬如三亞,大連,或墾丁,金山就顯得過於人工,人們享用海灘的方式也更偏向喧鬧刺激。另一個不同點是菲律賓人,無論居住在城市或小島,臉上經常掛著笑容,幾乎從不拒絕陌生人拍照的邀請,而且講話總是直視對方,態度坦蕩從容。但在華人世界,對待陌生人普遍較嚴肅,經常眼神飄忽,態度保守。

旅行真是個好東西,透過接觸和觀察,增加對陌生人事物的了解,擴大視野的結果就是自然展現出的包容和友好。最近發生菲律賓和台灣之間的外交事件,如果雙方都能更理解對方立場,想必能夠更心平氣和解決分歧。旅行讓人見識到世界的浩瀚多元,凸顯自身的渺小,因而不再事事計較。旅行同時又令人感受到個人存在的獨特神聖,因而更加珍惜生活,勇於做出改變。總之,現正在回程飛機上的我,已經在為下個旅程做規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