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4日 星期三

放下工作 開始樂活(八):登陸北京

結束澳洲任期,我沒有按照正常論調機制回台灣母公司,而是直接展開第二任的外派職務。回台短暫休假後,緊接著趕往新職務地點 – 北京,報到,心情有點像剛探完老母的楊四郎。這不是我第一次踏上大陸土地,以前出差到過一次東莞,但心情當然完全不同,和過去兩年的澳洲相比也很不一樣,別的不說,起碼這裏的地名以前在地理課本裏都曾經見過。

公司外派津貼中有一項考量指標是當地生活的難易程度,通常越不發達的地方津貼就越高。我私下給這筆錢取了個名字叫“遮羞費”,另外還有付給隨行家人的津貼叫“贍養費”,如果被派到有安全顧慮的國家,可以再領一筆“保護費”。而所謂的生活難易程度是從西方人的角度判斷,打個比方,評比標準中有一項是:買奶酪是否方便又價格合理?那時北京連超市都很少,上哪買本地人聽都沒聽過的奶酪?。。。。不難猜想,北京的遮羞費很高。

這意思也就是說,我來到一個同文同種的地方,食衣住行都不成問題,居住和出入的都是本地人難以接觸到的高檔場所,有傭人,司機,每年有三十天附機票花銷的帶薪休假,所有這些之外,還可以再加領一筆不小的“生活艱困津貼”,聽起來好像有點怪怪的,但是怪雖怪,請再相信我一次,絕對沒有抱怨!

九零年代後期的中國經濟算不上世界焦點,但已然是新興經濟體的代表,許多財富五百大公司前幾年還在內部強烈辯論是否該去投資,現在的共同結論是想不去都不行了。那時台商大都聚集在珠三角和長三角,北京的台灣人不多,也沒聽說過後來才出現的“台幹”這個名詞。

如果只用一個字形容中國大陸,那就是“大”,什麼都大,地大,人口大,需求大,經濟發展潛力大,處在這樣環境,讓人想不挽起袖子,大幹一場也難。別說大小企業個個雄心壯志,一般販夫走卒也是人人摩拳擦掌,伸長脖子想從大潮流中分些好處。這是另一個文化衝擊,在澳洲人人談假期,嗜好,這裡人人生財有道,嘴上掛著的全是成本,價格,機會,管道這些東西。如果把它稱為一個物慾橫流的貪婪叢林,一點不為過,但從另一角度看,這裡絕對是地球上改變範圍最廣,速度最快的地方,親身見證這樣的變遷是個超級引人入勝的經歷。

以北京為例,十幾年來的變化,別的地方可能一個世紀也看不到。當年街上汽車少,自行車滿街跑,有些順向,有些逆向,有些不順不逆斜著走(後來我也成了其中一員)。一般人穿著打扮很樸素,冬天滿大街穿灰藍棉襖的人群,從高處看像螞蟻搬家。菜市場買菜是幾毛幾分的買,付十塊錢已經不方便,要是膽敢掏出百元大鈔,肯定遭白眼。

生活中的確有些不方便的地方,尤其出差,沒有信用卡,身上得踹一大疊鈔票,搭乘車船不排隊,鄉下地方衛生條件差等等。偶爾跟台灣同鄉聚會,常有人抱怨取笑這些種種,我倒不以為意,那時也算積累了些閱歷,理解如果總是用自身熟悉程度來判斷事物好壞,就永遠只能活在自己的小小世界裏。

當年台灣人外派大陸需要用很高的待遇當誘餌,短短十幾年,兩岸經濟消長造成現在用同樣條件就可以吸引大把台灣人到大陸發展,眼見這個漸進而快速的變化,各種酸甜苦辣感受都有。有句話說“商場上唯一不變的事情就是永遠在變”,生活難道不也一樣嗎?我算是幸運的,多年後有一位大陸客戶一語道破我的境遇,她說:你不賴嘛,台灣和大陸的發展黃金期全給你趕上了!說得好,但人不能只靠運氣而活,培養進可攻,退可守的韌性才是王道。

和澳洲相比,在大陸工作有如天壤之別。以前空有一身力氣使不出來,到大陸的第三天就開始出差,第一個月就把整個華北地區,西到烏魯木齊,東到哈爾濱都跑了一遍,而且馬上就發現許多能夠發揮經驗改進的地方。睽違兩年,一天工作十幾個鐘頭的日子又回來了,而且變本加厲,大部分時間工作和休閑根本區隔不開。那兩年在北京只熟悉兩個地方:首都機場和三里屯酒吧街,一半以上時間在出差,有時碰到不熟的同事問我工作駐地(base)在哪?我就回答:機場!

2011年8月17日 星期三

放下工作 開始樂活(七):前進澳洲

36歲那年,公司決定把我外派到澳洲,學點洋功夫,為以後工作發展做準備。那是個夢寐以求的機會,外調代表的含義既是肯定過去工作成績,也是可預見未來前途的保證;既是職等升級,也是增加薪水。那時已婚,外派機制對家人也很照顧,機票房補學補樣樣不少,老婆那時在工作,早想離職,我的外調給了她一個炒掉老闆的絕佳理由。

我爭取這個機會已有一段時間,接到通知,開始只是興奮 後來參雜一些惶恐,因為以前雖然常出差外國,但從不曾常住,不知道生活是否能適應,幸好老婆有在美國居住經驗,和她一起打點,很快解決問題。還有一點,從退伍到婚後我一直和父母一起住在臺北的普通公寓,到了墨爾本兩人住在一個有前後花園的雙層別墅,有點不習慣,可是,不習慣歸不習慣,相信我,絕對沒有抱怨!

生活OK,工作卻碰上大問題。我的職級不低 薪水不需繳稅(公司代繳), 還有外派津貼,拿得比一般本地員工高不少,再加上想要為國爭光的一點小心眼,心理壓力自然比較重。人家可不當我是客人,經常開會討論業務熱火朝天,我連地名都沒聽過,加上組織龐大複雜,很難摸著頭緒。等我搞清楚東南西北的時候,已經過了半年,能夠提出些建議的時候,已經一年,能做出點像樣貢獻的時候,離兩年任期結束也不遠了。這話說來輕鬆,其間的挫折沮喪讓我好幾次想捲鋪蓋走人,要不是老板攔阻,恐怕就創下外派期間離職的新紀錄。

那兩年工作成績零分,生活閱歷倒是吃了一記大補帖,澳洲人思維和行為方式讓我大開眼界。碰上困難不順的事情,一般人生氣抱怨,澳洲人輕輕一句 NO WORRY!別的地方同事一起加班,加完唱歌聚餐,澳洲人家庭至上,每天準時下班陪伴家人,偶爾假期邀請朋友到庭院烤肉,和家人同樂。別的地方同事愛聊辦公室八卦,澳洲同事最愛談上哪休假,他們似乎如果不是正在休假,就是正在計劃休假。工作一段時間後離職,花一年攀爬喜馬拉雅山,或騎重型摩托車環澳一周,結束後再重回上班族行列的事情時有所聞。

澳洲電視頻道少,休閒時大夥喜歡待在戶外,郊遊野餐,遛狗除草,幹什麽都好。運動風氣更是盛行,我那時瘋打高爾夫,在台灣是專屬某階層中年男人的活動,在這裏是男女老少,販夫走卒的全民運動。碰到重要運動比賽例如板球,橄欖球等,萬人空巷,甚至有一個重要的賽馬日,乾脆就被定為國定假日。說到板球(Cricket),我到現在對規則還是一知半解,但在球場邊喝啤酒邊曬太陽,度過半天悠閒時光,依然讓我回味無窮。

剛到澳洲的時候中介帶我看房,路過一個看似高級公寓社區,我問中介我的預算能租這嗎?他奇怪的看著我說:你想住政府補助的低收入房嗎?澳洲是高福利國家,稅很重,好處是只要有工作,貧富差距不大,人與人相處不像華人社會帶有明顯的階級意識。總而言之,澳洲當然也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之處,但它對我原來認為理所當然的價值體系產生很大衝擊,也因此對未來生活形態的可能性有了全新的看法。

後來有人問我有關職涯規劃的事,我都說如果有機會外調,千萬不要錯過,不能調外國,就調其他城市,沒有機會就想辦法創造機會。常住一地和到此一遊是兩碼事,常住才有機會融入,融入才能理解,理解才有包容和學習。不是只有先進國家才能學到東西,任何國家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跨出舒適區(Comfort Zone)的第一步或許艱難,一旦克服就會發現樂趣無窮,養成探索習慣以後,無論碰上多少問題,多大難關,都。。。。NO WORRY!

我還對學生說念大學除了專業知識外,更重要的是學習“失敗”,因為那是成長最有效的方法。課業,戀愛,交友,打工,不管哪方面的失敗都好,次數越多越好,越早失敗越容易反彈,但永遠不嫌太晚。失敗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的的前提是嘗試,不嘗試才是永遠無法彌補的失敗。很多人以為工作面試要盡量說自己的成就,其實有經驗的主考官要聽的是從失敗中學到的教訓。澳洲那兩年工作上徹底的失敗成了我人生的重要轉捩點。

2011年8月11日 星期四

放下工作 開始樂活(六):三十而立

照我觀察,在大公司上班會碰上幾道門檻,第一道是進公司前兩年,其實這段時間更像延長的試用期,可能公司發現員工不適用,用各種冷落施壓的方法把他逼退,也可能是員工感覺志不在此,早早做個了斷。更重要的第二道門檻發生在30到35歲之間,這時人在公司已有一段時間,過了“小番薯”(Small Patato)的階段,進入需要真刀真槍證明自己能力的時候,對公司成文不成文規矩有一定了解,對自己在組織定位,以及起碼三五年內的前景看得比較清楚。

這時的體力,經驗,工作熱情等處在均衡高點,是事業快速發展期,也是奠立下一個30年工作和生活基調的關鍵時刻。通常這時剛成家不久或正努力建立家庭,不像以前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看待事物有了新的考量標準。三十出頭還經常是職業生涯的撞牆期,雖然健康狀況還好,心理卻出現前所未有的倦怠感,就像是一個一路埋頭奔跑的馬拉松選手,突然抬起頭來檢驗是否跑錯方向,這樣的檢驗恐怕也是最後一次挑戰現況的機會,因為年過35就很難再改了。

如果眼前工作無法提供足夠成就和滿足感,三十多歲人的耐心比二十多或四十多歲都要小的多。獵頭公司最喜歡找三十出頭的人,因為好用耐用,價格不高,又有顆驛動的心。我曾經見過在這個階段轉換工作跑道的人有幾種可能:一是跳槽換公司,但仍留在類似行業或職能,通常升個職位,加點薪。二是自行創業或參與別人創業行動,行業別和職能職位可能和原工作相關,也可能毫無關係。三是進修充電,準備重新來過。

長遠來看,跳槽和繼續留在原公司差別不大,是金子就會發光,不是就不會。常聽人說十個創業者中九個失敗,我看到的十個都維持不久,幾乎全都又回到上班族行列,繼續原來類似的跑道。進修充電後的境遇差別很大,有些的確能上到過去難以企及的台階,有些只是浪費本來可以用來累積實力的大好時光。還有一種混得不錯的是繞了一圈又回到原公司的人,歷經外界風霜,體會老東家的溫暖,而公司也樂得迎回帶槍投靠又熟悉公司文化的人。

三十出頭是個前不巴村後不著店的尷尬年齡,工作經歷說多不多,說少不少,食之或許無味,棄之必定可惜,但如果一開始方向就有偏差,繼續往前只會越跑越偏。從傳統判斷成功的標準來看,我對在這個年齡做重大職涯改變抱悲觀態度,但打自心底佩服有這樣勇氣的人,尤其對自行創業者更是如此。從表面看,他們大多表現一般,最終又回到朝九晚五的行列,但走過這麼一遭,眼界歷練其實和一直待在同一個窩已是大不相同,這也是為什麽原公司歡迎鳳還巢的原因。

我唯一不建議的是在對原公司抱有怨憤的狀況下離職跳槽,不切實際的期望新環境對自己賞識有加。通常碰到問題,如果不能直接面對解決,類似問題遲早還會再發生,於是只能不斷逃避,蹉跎歲月。孔老夫子說:三十而立,人到這時該學會了解和接受自身能力確有某些限制,同時對所長之處充滿自信。正因為相信自己的前途只有自己能掌握和改變,所以無論外在環境如何變化,或(自認)老闆如何愚昧無知,都不致於過度影響心情。

我在那個年齡也曾徬徨過,但每當覺得快失去耐性,總會碰上職務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改變,一兩次後突然發覺想動也動不了了,因為改變的成本越來越高,誘因也因此越來越小。一旦(錯)過了這道門檻,基本就成了過河卒子,既然不能後退或橫移,只好寄情於努力向前衝,直到下個關卡在四十多歲時的出現。

放下工作 開始樂活(五):快車道上的生活

30歲那年,公司年度旅游發生意外事故,多位同事和家屬就此離我們而去。直到現在,我還是無法確定,除了好長一段時間不敢接近水面外,那個事件對我究竟產生哪些影響。事情發生後業務營運短占放緩,但畢竟是大公司,很快做出因應,不到一年全員補齊,另外還增加不少人手。有些親友說這事在我的潛意識中種下世事無常,凡事不過於計較的種子,因此才有後來早早退休的舉動。或許吧!可起碼當時完全看不出這樣的化學反應,因為我的表現和期望中的淡泊名利,基本背道而馳。

人的價值觀是個很奇妙的東西,它的形成當然跟成長環境和所受教育有密切關係,但顯然也不是一旦形成就不能改變。什麼樣的經驗會造成我們對人事物看法改觀,以致影響行為甚至整體人生走向,因素似乎很多,沒有定論。可以歸納出一點規則的是越有好奇心,越愿意嘗試新鮮事物的人,就越能夠包容差異,接受多元,久了就成一種習慣,而另一種人則是剛好相反。隨著年齡增長,這兩種人都會變得越來越斤斤計較,前者是對是非善惡大原則的斤斤計較,後者是對排斥陌生和爭取眼前得失的斤斤計較。

工作六年後,名片上首次有了經理的頭銜,卻是一個不帶人的光桿經理。再過兩年,才第一次有了部屬,做的卻是一個過去完全沒做過的人事工作。那個經歷告訴我人的潛力無窮,沒有經過嘗試,就說這不能做,那不會做,是標準自我設限。認識自己有什麼長處短板,最笨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動手做,小孩從不怕動手,成年人卻多所顧忌。許多人自認了解自己,其實只是借用外界眼光評斷自己,是缺乏自信和偷懶的行為。發明需求層次理論的馬斯洛說過:認識自己不容易,是稀有而困難的心理成就!

學習人事工作的種種理論技巧讓我很得意,那是一種高度發揮心理和行為科學的職務,運用這種科學判定一個員工的工作表現和潛能,有一種替天行道的優越感。被評定能力較差的員工常有許多抱怨,還記得有一個人對我說:難道公司說我是豬,我就是豬嗎?當時我嗤之以鼻,多年後才發現他說的是句大實話。職場需要的才能只是我們擁有才能的一部分,一個完整的人有多元面向,通常某方面強,另一方面就弱,反之亦然。人的確有智愚賢不肖的區別,但天生我才必有用,怎能因為某些事做不好,就妄自菲薄?

在此之前的職務雖然有些和銷售關係密切,但從沒有真正做過全職銷售人員,一直有個印象銷售就是拉關係,還要看人臉色。三年人事工作結束,心不甘情不愿接了銷售經理職位,帶兵打仗,才發現銷售不但是項科學,還是門藝術,只要賣的不是害人的東西,年輕人做銷售工作就像吃大補丸,性格快速成熟,生活能力大幅精進。許多較有規模的公司業務部門分成市場(Marketing)和銷售(Sales),通常市場部光鮮亮麗,高高在上,常看不起銷售,我後來做市場部主管,沒有銷售經驗的人,一概不用。

公司業務擴展很快,十年內從十幾個人的小公司成長為將近百人的中型企業,辦公室也換到基隆路上全新的世貿大樓。那時臺灣處在市場自由化,公營事業民營化的階段,雖然事後證明雷聲大雨點小,但當時外商石化業個個摩拳擦掌,招兵買馬。那段期間,偶爾有獵頭公司上門,每次我都恨不得全天下人知道那個神秘電話是誰打來的。出於好奇,參加過幾次面談,但在當時幾乎以公司為家的我從沒把它們當回事。四周有人在那個年齡早已換過好幾個工作,我窩在熟悉舒適的環境中樂不思蜀。

嚴格說,我并不覺得在一家公司一待22年太長(或太短!),只是挺遺憾沒有偶爾反省一下,思考階段人生目標,并且按照目標決定是否該作出改變。職業生涯早期出於對公司效忠,很少考慮換工作,後期又被年資代表的金錢福利牢牢綁住,但時間不會因為人的無知怠惰而有所停留。我覺得每一個上班族,不管處在職業生涯哪個階段,都應該經常伸頭往外看看,不是鼓勵騎馬找馬,如果只為了更高一點的薪水,或一時工作不順就經常跳槽是愚蠢的行為,往外看是為了認識大環境和自己所處的位置,以及不同人的不同生活方式。做不到這點,就可能和我一樣,成為一個井底之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