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3日 星期四

工作的哀愁與美麗

離開職場這些年,對於理解工作本質的興趣有增無減,人為什麼要工作?該做什麽工作?工作之於快樂人生有什麽效用?大部分人在挑選職業的時候,並不是處在心智成熟階段,一旦進入社會又像過河卒子,即使偶爾左右移動,大多只是悶頭往前衝,很少回頭張望。不是不能,而是不知為何回頭,因為即使眼前充滿荊棘總還是條相對熟悉道路,忙碌生活也早已掩蓋內心要求改變的呼喚。讀完Alain de Botton有關工作的新書,對這個議題多了一層新看法,書中描述十種行業特性,包括商船航運,倉儲運輸,餅乾製造行銷,職業生涯顧問,火箭科學家,畫家,電壓工程師,會計師,創業發明家以及飛機製造拆卸。

可能是因為某些相近的經驗,有兩個書中提到的行業特別引起我的共鳴,其中之一是餅乾製造行銷,我沒賣過餅乾但賣過潤滑油,兩者都是生活必需品,而且大型食品公司和油品公司一樣都是很賺錢的行業。生產銷售“小東西”的大企業獲取巨大財富有點不可思議,因為比較起餅乾或潤滑油,現代人對和諧內在的需求大得多,在這方面做出的努力卻小得多,以致科技日益發達,財富快速累積,內心不得平靜的問題反倒日益惡化。

大企業之所以賺錢正因為規模龐大,分工細緻,工作於此,每個人都是螺絲釘,有人從事銷售,有人專職製造等,專家說:除了領薪水外,要長期保持動力必須從工作中獲得更高層次意義,也就是要“帶給他人快樂或減少他人痛苦”,對意義的追求或許不是一種強烈情緒,卻存在於所有人潛意識中。餅乾和潤滑油也能達到這個目的,問題是當過程被切分如此細緻時,身為其中一員是否還能感受到滿足他人所帶來的自我滿足?這就是為什麽我們鼓勵小孩將來從事老師,警察,醫生等職業,卻很少期望他做譬如“銷售總監”這種難以直接幫助他人的工作,也是為什麽身為大企業的螺絲釘,不管大小,容易因為缺乏長遠工作意義而愁苦沉悶的原因。

書中描述會計師的工作令人心生感慨,這是門很專業,極度要求紀律的行業,會計師們也因此獲得很高的財物回報。這麼形容會計師或許沒什麽特別,如果換一個角度來看所謂專業人士的生活:從早上踏出家門那一刻起就全身心投入滿負荷工作,如果前一天晚上還對生活有些較為“狂野”的想法,這時想像之窗自動關閉,紀律之門自動開啟,否則一天工作就不可能完成。同時關閉的還有創造之窗,會計師工作是在信息海洋中,挖掘並組織出企業主和投資者最需要的資訊,這些資訊雖然重要但並不是被自主創造出來的產物,會計師們終年為人作嫁,即使收穫頗豐,卻也註定難以留下值得留念回憶的事蹟。

典型會計師的一天和許多其他行業白領差別不大,整天穿梭於電腦螢幕和會議室之間,白天足不出戶,晚上經常仍需加班。偶爾準時離開辦公室,才驚覺平時從窗外視而不見的街道竟是如此多姿。回家路上,腦中忽然閃過一絲多年前曾經憧憬的理想,不自覺歎口氣,因為那些如今早已成為不現實的夢想。回到家中,內心因為未完成的工作依然亢奮煩躁,身體卻發出疲倦脆弱的訊號,想要靜下心來讀點真誠文字幾乎不可能,因為那需要現在已然極度缺乏的思索和反省能力。做什麽呢?和同事上卡拉OK混一晚是個不賴的選擇,要不就盯著不需動腦袋的電視直到入睡吧!明天又將是充滿挑戰的一天,還有後天,下個月,明年。。。。

舊飛機拆卸行業提醒我們一個重要道理:無論今天看來多麼先進的科技,多麼重要的人物,多麼緊張的行程,都將在很短的時間後被包含自己在內的所有人遺忘。工作特性就是如此,一頭埋入時它是整個宇宙的中心,我們對外在世界和不久後的未來視而不見,這種特性造成短視偏見,卻也提供溫飽和賦予我們眼前存在的意義。

閱讀完畢擲書三歎,工作帶給我們究竟美麗多於哀愁還是相反,恐怕一時間無法簡單回答。有人批評這本書過於悲觀負面,無論悲觀還是樂觀,有一件事可以確定:相較於總是悶著頭隨波逐流,經常審視工作和生活狀態並在必要時做出改變很有必要,前提是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麽和不要什麽,這不容易,發明著名需求層次理論的馬斯洛說過:”It isnt easy to know what we want. It is a rare and difficult psychological achievement!”.

 

2012年8月12日 星期日

金門前世今生

服兵役無緣金馬獎,開放觀光也沒有吸引我的注意,直到最近才因一段機緣首度造訪金門。

金門距離台灣三百公里,距大陸僅十公里,我以前曾經多次造訪廈門,到金門後一直在想這裏比較像台灣哪個地方,後來才恍然大悟,無論風土民情,口音氣候金門都跟鄰近的廈門比跟遙遠的台灣更加近似。閩南民風淳樸保守,在這接觸到的台灣人說金門人排外不令人驚訝,但文化傳承源自隔斷交流的中國大陸,政治經濟又受自身不完全認同的台灣掌控影響,可以想像,夾在中間,金門人過去幾十年中在身份認同和經濟發展上,必然處在相對弱勢又壓抑的地位。

天下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和,金門和大陸互丟炸彈的歲月已然走入歷史,如今小三通帶來源源商機,過去充滿戰鬥意味的坑道,如今是歡樂一籮筐的觀光景點,過去供阿兵哥消遣娛樂的電影院和八三一,如今早被更先進時尚的娛樂設施所取代。市區新蓋的公寓一坪要價超過二十萬,行走在鄉間,到處可見剛蓋好或正在蓋的“農舍”,許多居住當地還未置產的台灣人後悔下手太晚,更多人抱怨當地人不肯賣地,害得他們有錢都買不到。

金門的明天是什麽模樣?走回和對岸緊張對峙的機會似乎不大,現有觀光規模有其資源限制;民風因素,開設賭場,大規模引進娛樂事業的可能性眼前也看不到,不上不下間,反而成就金門成為想要逃離都市壓力過重生活人們的好選擇,事實上,在這碰到多位原本只是工作占調於此的人都有留下來長期抗戰的打算。過去人人敬而遠之的戰地轉變成悠哉游哉的世外桃源,唏噓感嘆呼?額手稱慶呼?

2012年8月11日 星期六

運動獎牌 vs. 運動精神


奧運過半,台灣奪牌重點跆拳道上場,媒體密集報導對戰組合,以此判斷各選手出線機會,譬如某對手實力不強,應可輕鬆過關,某選手籤運較差,對手很厲害云云。運動賽事,勝負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尊重比賽和對手的運動精神,被判失格的羽球選手殷鑑不遠。能參加奧運,必有一定實力,看輕對手或自己,就算贏了也有瑕疵,媒體看熱鬧不可取,連最懂門道的國家教練也發表類似言論令人感嘆。

大陸跨欄明星劉翔,連續第二次在奧運跑道槍響後因傷退賽,運動員受傷兵家常事,劇情雷同也不是全無可能,身為看眾我們寧可相信他已盡全力,精神可嘉。但之後他用一隻腳跳到終點親吻欄架那一幕更加啟人疑竇,同場比賽沒有跑完全程共三人,如果這個動作代表運動精神,那將置另外兩人於何地?如果是做給國人看的一場悲情戲,反倒坐實摔跤是這場戲上半場的陰謀論。

林書豪訪台,媒體緊迫盯人,私人活動也不放過,他不止一次軟性抱怨無法上最想上的夜市,換來一堂哄笑的回應。豪小子成名是因為在球場上的表現,而不是他的國籍;值得敬佩學習的是他放手一搏,小兵立大功的運動精神,而不是比較愛吃蚵仔煎還是炸雞排,我們是真心喜歡一個運動明星,還是將對國家民族和年輕有為的期望,過多投注在一個籃球員的身上?

運動強健體魄,運動精神鍛練心裡,三個事件反映出一個共同現象,不管拿多少獎牌,海峽兩岸華人世界在追求運動真諦的路上都還有一段相當長距離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