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6日 星期三

《懶人大旅行》自序: 人一生至少要來一次「大旅行」!

離開職場轉眼近八年,這段期間,我常將「不知道以前怎麼會有時間去上班?」這句話掛在嘴邊。這不是炫耀,也不是抱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忙歸忙,忙得充實,忙得歡喜甘願。

我不是名人,先做個自我介紹:一九六○年出生,二十二歲大學畢業;服完兵役,進入企業工作,一待又是另一個二十二年。髮動齒搖,心不寬體胖,體檢結果,不該高的全高了,加上老大不爽成天為人做牛做馬,愛做的事卻和自己漸行漸遠,午夜夢迴,冥冥中聽見一聲音:「人生能有幾個二十二年?」一時腦袋充血,昭告天下:「老子不幹了!」

剛退下來每天睡到自然醒,但蜜月期一過,心裡不踏實感漸漸擴大,我既沒有就此頤養天年的打算,也沒有冒險創業的膽量,只好硬著頭皮努力嘗試,期望找到人活在世、老天要我做的那件事。可惜認真探索並沒有讓我從此走上康莊大道,反倒是在偶然的機會中,印證了作家巴爾扎克說過的一句話:「當嘗試過所有可能,還找不到特長時,就可以開始寫作了!」

一開始只是自己想寫,後來趕流行開了個部落格。二○一○年從北京搬回台灣,經人慫恿,將部落格集結成書,名為《從CEO到樂活家》;也因此又引起另一家出版社的興趣,第二本《45歲退休,你準備好了?》於焉誕生。除了從此將寫作當成生活重心之外,我還跑去參加高雄街頭藝人甄試,不悔不棄考了三次過關,二○一三年初開始,在愛河邊自彈自唱英文老歌。

生活步上軌道,心中卻又開始隱約冒出一個聲音,而且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響亮:「去旅行吧!」這股來自內心的吶喊,和以往忙碌日子過久了而想出門走走的感覺,大不相同,因為喊的是:去「大」旅行吧!丟開眼前的柴米油鹽,用一段夠長的時間,去以前沒去過、甚至沒想過的地方,放任想像空間,體驗世界光怪陸離,拋開世俗身分地位,過不一樣的生活,找回最原始自然的自我!

但規劃一趟大旅行不容易,更別說實踐了,我一直很嚮往無拘無束的背包客旅行方式,常遺憾年輕時沒有堅持從事壯遊,過去幾年朝這個方向努力,無奈能力、體力受到經驗過少而年齡又過大的限制。老婆Olivia 旅行功力比我高, 但畢竟出行是兩個人的事,加上她平時連上市場買菜都是速戰速決,就是因為怕麻煩。

參加旅行團,限制多,行程趕,而且幾乎沒有夠大的行程,少數幾個所謂的環遊世界之旅,又有頻繁交通,頻換時差,和最重要的──過於昂貴等缺點。老婆從圖書館挖了一堆書回來研究,有些翻譯書描述中年老外的率性嘗試,而國內就只有年輕背包客壯遊的紀錄,似乎過了三十歲以後,就沒人從事大旅行了!

就這樣,在一段相當長的時間裡,從事一趟大旅行的計畫,一直是掛在我倆心中的夢想,但如何規劃和執行一趟大旅行,卻成了一件不知該如何下手的難事。

偶然機會聽說郵輪旅遊,大感驚艷,心想這不正符合我這種有浪跡天涯夢想的「懶人」嗎?用這種方式旅行,不需要經常打包拆包,張羅吃喝,也不需要穿梭於各地機場車站,煩惱今晚睡在哪裡,只要將全部體力、精力用在到處觀光,認識世界就好,聽起來似乎輕鬆得有點超出想像。

從一開始對這種方式抱持諸多懷疑保留,到動手深入研究它的特點,再到義無反顧決定「下海」,在一百零五天的時間當中,整整繞行地球一圈,穿行五大洲、七大洋,沿途造訪三十個國家的四十個城市,乃至最終回到溫暖家中總結旅程點滴,這本書記載的正是這樣一個完整的過程。

既然是記錄旅行,當然是遊記,但有別於專門講述哪裡好吃、好玩的旅遊工具書,本書內容大致分成三部分,一是描述各地人文景觀、政經特色,以及和家鄉台灣的對比反思;二是介紹郵輪這種懶人旅遊方式的特點;三是旅程中觸景生情,引發我對有關工作、家庭、旅行、人生等,或可統稱為生活態度的雜想。

我倆不是所謂的旅遊達人,但從過往在不同國家生活和旅行經驗中,培養出屬於自己看世界的視角;我倆也不是專業作家和畫家,卻一路又寫又畫,就為牢牢擁有得來不易的經歷;我倆更不是有錢人,否則兩個台北人也不會選擇住在生活成本較低廉的高雄,然後將省下來的錢花在旅行上。

我倆只是愛旅行的懶人,但我不希望這個說法造成你認為,只要存夠錢,擠出時間,就可以輕輕鬆鬆、躺著完成大旅行的錯誤印象;因為郵輪旅行的好處是能夠減少後勤工作,但要獲得旅行中最珍貴的學習成長,主動的積極參與,嘗試錯誤,永遠是不二法門。因此,在書中你會讀到許多諸如盡量不參加陸上旅行團,強調船上生活獨立自主等,似乎聽起來不是很懶的建議。
 
有人對我說:你已經退休,又沒有小孩,當然可以自由自在實現夢想!這些都是事實。但也可以換種說法:我沒有工作,所以沒有穩定收入,加上老來無人奉養,當然更沒有條件實現夢想!一切都是生活態度的選擇,我從離開職場的經驗中學到的教訓之一是:實現夢想的關鍵,不是離目標有多遠,或途中有多少障礙,而是對達成目標的渴望有多強烈。

每一個人一生至少要有一次大旅行,不要等到退休、中樂透,或盡完所有該盡的責任以後,才考慮實現夢想,時間不等人,明知不做會後悔的事,去做就對了。不管是利用學校剛畢業,或換工作空檔,或和老闆商量休一個沒薪水的大假,或將親人、事業、寵物,暫時交給他人照顧,或只是從電視機前站起身來,只要願意,多數人還是有辦法從事一趟大旅行的。

對一個既愛寫作又愛旅行的人來說,寫遊記是另一種形態的美夢成真,私心妄想這本書能夠成為一系列這類書籍的開端,而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個懶人夢想家,現在需要做的,就是開始讀這本書,相信你一定可以感受到,我倆從這趟大旅行中獲得的喜悅和意義,更重要的,你一定能得到,將自己的夢想轉換為實際行動的靈感和動力!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27408

2014年2月18日 星期二

沒有人對不起年輕人

今天早上看到兩篇最近很夯的文章,一篇是陳文茜寫的(陳文),文中引用一位來自鄉下,現在台北工作的年輕人,每天早出晚歸,辛勤打拼,省吃儉用,卻慨嘆要擁有一戶台北房產如同“高不可攀的想望”。文中批判政府放任台北房價不斷攀升,“政治淪為利益團體的工具,政策變成富人量身打造的提款機”,結論正如文章的名稱《這個國家,太對不起年輕人》。

另一篇是一位網友反駁陳文的文章(網友文),名為《年輕人,國家沒對不起你,是你對不起自己》。作者認為“台灣的中產階級很幸福,台北房價雖高,但租金是亞洲先進國家中最便宜的”。而且“雖然起薪低,但是生活品質高”。他認為按照世界發展趨勢,“台灣貧富差距還有拉大的空間”。這不是誰的錯,如果不爽可以離開,世界本就不公平,不要“整天在那邊靠北,要用自己的雙手去開創、去競爭、去搶!”。

這兩篇文章各有擁護和反對者,我個人的看法是兩種說法都沒錯,之所以形成南轅北轍的推論,是因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價值觀。怎麼說?陳文的立論根據在於年輕人需要在台北工作才有前途,而且要在台北擁有房產才代表進入人生勝利組。她說“如今在台北擁有一間像樣的房子,已經成為台灣整個社會階級的象徵。年輕一代渴望工作有前途,均聚集於台北。在台北沒有一棟房子,代表你的孩子皆是“魯蛇們”(losers)”。

同意這個說法的人自然較偏向支持陳文,而且我相信也是這個社會的大多數,因為在我認識的來自中南部的人中,就有多位千方百計把子女送到台北就學就業,甚至早早為他們在台北買好房子卡位。而老家在台北的人中,卻幾乎沒有任何一位會考慮有一天為了生活品質而搬到中南部。

支持網友文的人應是對現實看得較清楚的年輕世代,他們知道比起其他國家,台灣不是最好,也不是最壞,只是大勢所趨;他們也知道改善現況不容易,因為不論比人頭或比實力,不管在體制內改革或上街抗爭,成功機會都微乎其微,不如武裝自己博一把,輸了就算了,這年頭反正餓不死人,贏了就在台北買它十個八個房產,光宗耀祖,揚眉吐氣。

等一下,可不可以有第三種想法?可以!假設一個年輕人為了較好工作機會待在台北,買不起房不用說,但即使有能力買房,卻因為認為房價不合理,於是租房住,不但負擔較輕,也享受都會生活的便利。等到有一天不需要非住台北不可了,就到其他縣市置產,享受更休閒開闊的生活方式。以台灣第二大城高雄為例,有捷運,高鐵,國際機場,和國家級的各種設施,房價卻只是台北的五分之一,何況台灣就這麼大,要去台北隨時可以去。

當然這種做法不見得就一定是對的或適合所有人,但多一種選擇總是好事,只是當我偶爾向人說起這事時,不管年輕人還是中年人,反應通常都像雞同鴨講。後來我想通了,台灣社會中,年輕時就堅持這樣價值觀,步入中年後還能有不錯生活品質的人,少之又少,在凡事“隨大流”的環境中,人們不是不同意,而是根本沒想過。

少,不代表不可能,不信的話,再仔細想想生活四周是否有這樣的人存在。。。。如果實在想不出,讓我介紹一個給你:老黑!

2014年2月9日 星期日

東西方的金錢觀


世界雖然早已是平的,東西文化依然有許多本質上的差異,造成東西方人們許多行為上的差異,其中明顯一項,是對金錢的看法。

鈔票人人愛,這點沒有東西方的區別,區別在於對金錢的使用方法,一般來說,西方人在達到一定物質水平後,會轉而追求一些譬如乾淨環境,悠閒生活,興趣嗜好和心靈提升等,不是那麼顯露於外,容易被外人看見的東西,對成功人生的定義,除了財富名聲外,也考量如家庭,健康,和尤其自我實現等,其他面向。

東方人達到一定物質水平後的追求,通常是更高的物質水平,譬如更大的房子,更快的車子,更高的子女教育,更多的銀行存款等。東方人的努力大都以得到外界認可為出發點,從小時唸書到長大成家立業都是如此,習慣用看得見的財富名聲作為判定成敗唯一標準,所以即使許多人不喜歡有錢人,但只要有機會,人人都想成為有錢人。

東西方對“死”的態度也影響金錢使用方法,西方人不避諱談死,很早就開始考慮死亡,形成的結果是,人們在生命有限前提下設定人生目標,然後把錢花在能幫助達成目標的地方。換句話說,錢是必要的工具,不夠不行,但多了也沒用,所以才有“破產上天堂”是完美理財的說法。

東方人年輕時經常還有屬於自己的理想抱負,進入社會後,人生目標很快就全都成了榮華富貴,錢是唯一追求標的,沒有“足夠”,只有多多益善,用不完就留給子孫。退休後很容易像洩了氣的皮球,因為大半輩子都只做和賺錢相關的事,做其他事感覺浪費力氣,至於興趣嗜好,經常早已被放棄遺忘。

東方人比西方人節儉,除了和經濟發展程度有關外,更重要的是消費認知上的不同,東方人即使花錢也經常是為賺更多的錢,譬如,買房子第一個考量不是生活品質,而是會不會升值。台北房價就是這種心態下的產物,大家邊罵貴邊搶買,終其一生將大半資產坐在屁股下面,為紙上身價不斷上漲感到心滿意足,卻無法真正享受自己辛苦努力的成果。

如此分東西方是個很籠統的分法,其間差異還有很多,譬如印度是東方國家,許多印度人的安貧樂道就跟以上所述大不相同,而西方人為錢財殺人放火也早已司空見慣。價值觀形成有歷史背景,無謂對錯,但也沒必要把它們視為理所當然,看看別人,想想自身,做出最合適選擇,善哉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