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7日 星期二

這世界是個很好玩的地方

許多朋友聽說我倆要去緬甸和越南旅行都提醒要格外小心,甚至建議延後行程,一來因為緬甸一直給人神秘落後的印象,二來越南更是剛發生台商打搶事件。

實際到訪我發現緬甸人民大多和善愛笑,而且英文普及程度超過其他東南亞國家,相信是受曾被英國殖民影響。而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不管講不講英文,他們面對外人的態度都很大方自信,不害羞扭捏,商家也不會過於積極拉生意,行走街頭,需要提防的不是人,而是破碎的路面和燥熱的天氣。
⋯⋯
越南河內更是一片歌舞昇平,服務業意識高漲。我特意問了幾個當地人對前不久反華事件看法,他們都說那是有心人士故意製造事端,目的是將中越海域議題推上檯面。這個說法是否完全是事實或許值得商榷,但可以確定的是,這裡感受不到任何一點排外的情緒 – 不管排的是哪個外。

朋友們的提醒令人窩心,出門在外也永遠不嫌太過小心,但事實是,這個世界處處充滿風險,不止陌生地方有,在自家坐捷運也可能招來殺身之禍,與其一味迴避,不如面對,認識,管理風險。台灣媒體環境封閉,報導偏頗片面,人們對外界缺乏完整認識,對不同種族又有刻板印象,容易造成誤解,很遺憾。

每個民族和文化都有它美好和不足的一面,有位之前到過緬甸的網友說得好:“放寬心,這裡是個很好玩的地方!”。的確,出門在外,防人之心不可無,但只要時時帶著警戒心,好奇心,然後放寬心,用誠心平等對待每一個人,這個世界就是個很好玩的地方!

2014年5月11日 星期日

美食王國

上禮拜心血來潮拜訪陽明山,順道到“全國最高學府”文化大學逛了一圈。我是搭公車去的,下車後道路兩旁餐廳,超商密布不令人驚訝,畢竟有許多師生在此居住,但越往裡走越不對,錯綜複雜的巷弄中幾乎全是各式各樣的小吃店,其中單是賣炸雞排的,據我不完全估算,起碼有六家。

時值中午,學校附近熱鬧程度和夜市差不多,原期望來到大學殿堂能見識些有氣質的場所,結果除了校門口一家乏人問津的書店外,氣質場所大概全被覓食人潮遮擋,基本看不見,行走其間,人沒沾上學術氣,衣服倒是染上不少炸雞味。我事後猜想這應不是文化大學的獨特風貌,而是當今台灣所有大學城的共同景象。

曾幾何時,我們的生活被“吃”這件事給塞滿了!平時忙於學業事業,好不容易等到休閒,第一個想到的不是吃大餐就是旅遊(旅遊更要吃大餐);逢年過節親友相聚當然要吃大餐,吃大餐時經常談論的還是哪裡大餐更好吃。犒賞自己,關愛家人,招待客人,喜慶宴會,甚至只是⋯⋯嘴饞,我們都要吃大餐!吃到飽餐廳裡景象(超重者)越來越觸目驚心,生意卻越來越好,越開越多。

打開電視,美食節目以前教人烹飪,現在大都介紹各地名菜;旅遊節目大篇幅描述食物特色,主持人也一定得做出一副不可置信的美味表情;現在連新聞節目都要藉例如食物漲價之名,刻意播放美食畫面,或食客將食物送入嘴中的特寫鏡頭。書店中旅遊書籍介紹文化藝術的鳳毛麟角,講吃什麽,上哪吃,吃一頓多少錢的佔絕大多數。

孔老夫子說:食色性也!誰不愛吃?我自己就是個愛吃愛喝,食量奇大的老饕,但科學家也說了:快樂生活由兩種元素組成,一種叫愉快(pleasure),和身體感官有關,譬如吃頓美食,睡場好覺,聽首好歌等。另一種叫喜悅(joy),和學習成長,克服挑戰有關,如畫畫,學電腦,爬山等,專家用“忘記時間的存在”,或專有名詞“心流”(flow)來形容這種心理狀態。

要把日子過好,這兩種元素缺一不可。愉快貴在適量,生活少了它枯燥乏味,但太多也不行,想像一下連吃十頓大餐,或連聽三天音樂,就知道為何不行。喜悅則是多多益善,它不是立即的感官滿足,而是持續的精神舒爽,想像一下經由不斷努力終於見到園藝開花結果,或網球技術更上層樓,或完整彈奏一首樂曲的感覺,你會嫌多嗎?

現代人普遍生活品質不佳,問題通常不在愉快太少,而是喜悅不足。為何不足?因為佔據生活最多時間的工作經常無法帶來喜悅,休閒時光又大把消費在只能產生部分愉快的“吃”上。我在許多場合問人們已有多久未曾感受心流,許多人都說假期寧願看電視吃東西,也不肯浪費在累人的事物上,以前曾有過的心流經驗,現在大都只留在記憶之中。

也有少數例外,一位年輕人說他每天下班都會花時間練習最鍾愛的毛筆字,因此每天都感受得到心流。我不知道他多愛吃,但可以確定,由於生活中有更有趣的事等著去做,他絕不會花許多時間等餐廳空位,或排隊買某種熱門食物。快樂生活對許多人來說,遠在天邊,對另一些人來說,卻近在眼前,兩者之間的區別經常只在一念之間!

講回吃,台灣人愛吃,可請問哪國人不愛?我們說臭豆腐,牛肉麵棒,老外說藍起士,義大利麵讚。我們自詡為美食王國,言下之意是肯鑽研提昇吃的藝術,但台灣飲食文化從未受到國際重視,原因就在於雖然我們花了功夫,卻只達到更頻繁滿足味蕾的效果,而沒有反應出更良好的整體生活品質。

蘇格拉底說:“有意義的人生吃喝為了活著,無意義的人生活著為了吃喝”,吃是民生大事(不吃會餓死),烹飪是門藝術,偶爾吃頓美食令人身心暢快,但將吃當成乏味生活的解藥注定徒勞無功。與其將有限生命花在談論,等待,拍照,分享,po文,一切和食物相關的事物上,不如吃飽肚子趕緊去做喜歡做,有意義,又能讓自己忘記時間存在的事情。

2014年5月5日 星期一

小孩與狗

有一位朋友經常帶著她的拉布拉多犬到愛河來聽歌,活潑的狗兒很受其他觀眾歡迎,大夥在河岸邊打成一片,其樂融融。 

有一次一位年輕爸爸帶著約兩歲的女兒,見到狗兒,小女生一開始有點害怕,爸爸鼓勵她伸手摸它,很快一個小人和一隻大犬就玩在一起,女孩還將手放進狗的嘴巴裡餵它吃東西。整個過程爸爸只是隔著一段距離,在旁觀察陪伴,沒有插手干預。 

隔一會來了一位年輕媽媽,帶著一個小男孩,看到狗兒媽媽趕緊將小孩拽在身邊,不讓他靠近,後來終於放開後還不斷提醒他不要這樣,不要那樣,尤其不要離狗太近。 

我猜想那位女孩長大後一定會喜歡接近大自然,只要有機會,就會跳進河中與野鴨子一起游泳嬉戲,並從中學習到民胞物與的生活態度;而男孩長大後,和鴨子之間只會有兩種關係,一是吃烤鴨,二是和黃色小鴨合照。 

我更大膽預測女孩的人生雖然不見得總是很順利,甚至可能犯錯受傷,但一定能從嘗試和體驗中獲得許多樂趣和意義:而男孩因為早已習慣窩在卡哇伊的人工環境裡,必需面對現實就沮喪抱怨,充其量只能過一個平庸無奇的人生。 

天下父母心,許多家長為子女教養費盡心力,結果卻經常令人失望。如果依我個人愚見,相較於讓子女吃好,穿好,玩好,送他上各種補習班,甚至幫他挑選科系,買車買房,都遠比不上幼年時放手讓他跟狗兒玩玩,益處更大。